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学院拥有政治学、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均为全国同类学科建设最早单位之一。其中政治学学科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公共管理学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门类齐全,覆盖所有二级学科门类。学院还是全国首批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教育培养单位之一。
学院学科优势突出,办学实力雄厚。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点,11个硕士点,5个本科专业。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学科平台已愈加完善,形成了完整的国家治理理论与实践学科群,整体实力处于全国前列。在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公共管理学科评为A档。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交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等五个本科专业均已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共管理和政治学一级学科均为湖北省重点学科,社会保障二级学科为此领域全国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和湖北省优势学科。现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家(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社会保障研究创新平台)、湖北省十大重点新型智库1家、湖北省十大改革智库1家,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家,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为基础、以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为支撑、以省部级智库为依托的重创新、可持续的学科发展平台。
学院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师资力量强。现有教师98人,其中教授26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43人、特聘副研究员4人,讲师13人、聘期制讲师11人。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重点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4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3人,教育部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校政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湖北省人才计划3人,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2人,珞珈杰出学者1人,珞珈特聘教授2人,珞珈青年学者3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武汉大学教学名师1人。有多位教师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
截至2023年9月,学院拥有学生1786余名,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536名(含留学生20名、港澳台学生17名)、研究生1106名(含学术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73名、专业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1人、学术型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69、留学生17名;MPA研究生599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27名、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6名、港籍博士生1名、留学生7名)。
学院追求“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发展愿景,按照“教学立院、科研强院、改革兴院、民主办院、制度治院”的办院宗旨和“政治与公管并重、科研与教学并重、理论与应用并重、质量与效益并重”的发展方略,牢牢把握“办一流学科、育一流人才、建一流智库、出一流成果、创一流效益”的发展目标,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国际化发展为平台的发展思路,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学院基本情况一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Ι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社会保障研究创新基地
“985工程”二期拓展项目
政治文明与民主政治建设研究
湖北省重点智库
湖北政治建设研究院
湖北省改革智库
武汉大学政府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武汉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重点学科
社会保障
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
政治学 公共管理
湖北省优势学科
社会保障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政治学 公共管理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政治学 公共管理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
政治学理论 中外政治制度 国际关系 行政管理 社会保障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公共经济管理 应急管理 教育经济与管理
硕士学位点
政治学理论 中外政治制度 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 行政管理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社会保障 土地资源管理 公共经济管理 应急管理 教育经济与管理
普通本科专业
政治学与行政学 外交学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Copyright ?2011-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地址: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鄂ICP备05003330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